中航收购耐世特 零部件产业再演资本换技术

来源:              时间:2011-04-18 11:39
■CUBN记者 周洪博 北京报道

       4月8日,“中航工业汽车、北京亦庄国际联合收购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暨中国区总部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字仪式”在京举行。

       海外收购意在技术

       本次收购主体为太平洋世纪(北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全资持有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100%的股权。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收购主体51%的股权,成为其实际控股股东。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合作伙伴持有收购主体49%的股份。

       据了解,本次收购内容包括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100%的股权、1200项专利、商业机密等知识产权,以及在全球七个国家拥有的20个工厂、3个研发中心、2个试车场、11个技术和客户服务中心。收购还将囊括耐世特拥有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大众、标志、雪铁龙、菲亚特、宝马等诸多高端客户。

       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特•雷梅纳尔透露,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成为完全独立于整车业务的供应商。本次收购,体现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逐渐剥离非主营业务的战略,并将此业务转向中国市场。

       2010年1月,美国通用汽车因下属的耐世特公司经营困难,有意出售。2010年10月,天宝集团曾与亦庄国际控股联手成立太平洋世纪汽车公司,拟以4.2亿美元收购耐世特全部股权。然而2010年12月,由于中国银监会在全国银行系统发出针对“天宝系”的贷款风险警示,导致“天宝系”崩盘,而使其彻底退出该项收购。

       “汽车零部件业务一直是央企发展的短板,这次收购有助于中国企业快速融入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主流突破低水平发展困局,同时,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也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客户群体。”独立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事实上,自金融危机之后,零部件的海外并购便风起云涌。先是吉利收购了澳大利亚的DSI变速箱公司,随后又收购了瑞典沃尔沃的全部股权;2009年年底,京西重工收购德尔福制动与悬挂系统业务。今年以来,零部件业发生了两起较大的海外并购案。第一起是2月份北汽宣布用31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瑞典威格尔变速箱厂的全部设备装备及技术文件。其次就是中航对耐世特的收购。

       核心技术能否获得?

       耐世特、德尔福等都是全球知名的零部件供应商,在全球汽车工业的零部件体系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但在完成对他们的收购之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能否获取到核心技术?

       “从这些收购上可以看出,对于目前我国比较弱势的零部件产业,中国的企业采取了金钱换技术的发展战略。这样的战略可以让我们在某些关键零部件领域拥有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专利。尽管这些东西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一位专家在博客中表示,相对于整车企业或者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并购可以更多的关注和参与。只有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实力增强了,汽车整车工业的实力才会有增强的机会。

       “广汽本田的合资自主品牌理念在参加2010年广州车展时,很多人都认为是淘汰版车型——思迪的翻版;东风日产即将量产的自主品牌车型‘启辰’,也是轩逸车型的翻版。市场换技术尚未成功,资本换技术就能成功吗?”一位汽车爱好者不无忧虑的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最新消息

车网联盟旗下FaceGuard漆面膜品牌上线!

2022-10-20 15:00:27

科技与汽车的融合:央视818科技盛会后续报导

2022-10-11 10:46:48

中瑞文化促进协会《胜旭公会》秋日扶贫济困行动中

2022-09-25 14:42:07

TOP30!大唐高鸿智联入选“2022中国车路协同产业科创30”榜单

2022-09-23 13:01:21

大唐高鸿智联闪耀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2022-09-21 12: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