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大流动性力度降准预期大增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作者:刘志       时间:2019-12-27 22:46

降准预期.jpg

中国联合商报 记者 刘志 北京报道  1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发布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称,临近年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2019年12月24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降准是央行手段之一

尽管12月4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不过临近年末,为确保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近日明显加大了预调微调流动性的力度:12月16日,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3000亿元;12月18日至20日,央行分别开展2000亿元、2800亿元和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12月23日,央行开展500亿元逆回购。12月18日至23日连续四个交易日,央行投放流动性接近7000亿元。

年底有大额财政支出,流动性总量往往是增多的,资金紧张更多是短时性、结构性的,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基本能够应对,动用准备金率工具必要性并不太大。近期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补水”已显现成效。12月24日,银行间市场上隔夜和7天期等短期回购利率甚至跌到了数年来的低位。随着财政支出力度逐渐加大,流动性供应有保障,年底前资金面或仍有局部波动,但总体实现平稳跨年几无悬念。

“双节”临近,央行频频出手护航市场流动性平稳跨年。12月以来,市场上围绕降准的讨论不断增多,稳定岁末年初流动性平稳运行成为关键理由。诚然,在监管考核等多因素扰动下,年底资金面素来易紧难松,流动性趋紧压力形成了央行释放流动性的动力,再考虑到降准具备的规模性和普惠性优势,降准的确是可选手段之一。

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其中25岁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6%,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均与上月持平。

《意见》就稳就业工作,提出了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实就业创业服务、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六个方面重点举措。

在12月18日,停摆了20个工作日的逆回购操作重新启动,一次性投放2000亿元,同时,14天期逆回购利率也出现了跟随式下调。

据央行公告,本次逆回购操作包括7天期和14天期。其中,7天期500亿元,中标利率为2.5%,和此前一致;14天期1500亿元,中标利率为2.65%,较之前的2.7%下调了5个基点(BP),这也是近四年来14天期逆回购利率首次出现调降。

查询Wind发现,上一次14天期逆回购利率下降发生在2016年2月2日,由2.7%大幅下降30BP至2.4%;而后,利率一路上升,跨越了2.5%、2.6%,于2017年12月18日升至2.65%,并在2018年4月16日到达2.7%,之后一直维持在该水平至2019年9月27日,即央行上次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的日子。

尽管操作利率有所下调,但这并不等同于新一轮“降息”。据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表示,本次14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是之前7天期利率下调的延续,不应理解为新的政策举动。不过,业内的共识在于,基于明年初市场面临较大流动性缺口,降准预期正在升温。

明年1月份降准预期升温

在关注央行短期流动性操作的同时,市场亦将目光放在了下一次降准之上。2019年至今,央行两次实施全面降准,合计1.5个百分点,并分三次对部分中小银行实施定向降准。而市场对于在2019年底至2020年初再次降准的预期正在逐渐升温。

目前讨论较多的是年内降准还是明年初降准。考虑到央行通常是在超额续作MLF几次后进行一次(定向)降准,多数观点认为,明年1月份极有可能是降准时点。

“预计2020年1月份会有降准,一季度会开展MLF(中期借贷便利)并下调其利率。”丁爽称。

据国泰君安估计,明年1月流动性缺口或将接近2.8万亿元。具体来看,1月对现金的需求或高达15000亿元左右;另外,11月28日,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并要求早发行、早使用,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这部分专项债有可能集中在1月下发;

综合来看,财政方面将不再是净投放,没有货币政策工具到期,将对流动性产生一定挤出,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1月,公开市场上资金到期规模达4075亿元。

尽管12月两次MLF操作均维持3.25%不变,“降息”落空,但市场上仍有大部分声音认为未来MLF利率有下降可能,因为降成本仍是当前重要任务。“MLF利率下调可能在一季度。”丁爽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明年春节前,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形势趋向复杂,对央行实施降准有一定需求。一是明年春节时点较以往靠前,节前现金流出压力大;二是1月是传统税收大月,且当月税期高峰与春节前资金备付期重叠,可能放大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三是一季度往往是信贷投放较为集中的时点;四是部分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意味着明年初即有望迎来较多地方债发行;五是明年1月公开市场到期回笼规模较大。如此种种,预示着明年1月资金需求量较大。届时,降准既可保障跨节资金面,又可助力年初信贷投放,同时有利于地方债有序发行,可谓一举多得。

尽管12月24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不过大多数业内人士表示,2019年底至2020年初,针对跨年、跨春节的季节性资金需求,这种预调微调市场短期流动性波动的操作可能还会有;与此同时,考虑到银行长期资金需求仍存以及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需要,降准的空间和可能性也存在。

业内人士表示,明年春节前实施降准既有必要性也有合理性。未来一个月料成为降准重要窗口期,加上每年初进行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实施,下一次降准仍有望以全面加定向的方式呈现。

适时降准也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准可一次性释放大量低成本流动性,在有效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同时,还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通过银行传导有助于降低贷款实际利率。

最新消息

王瑞祥:人才是发展人工智能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 ——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郑州开幕

2019-11-18 16:45:33

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 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河南郑州开幕

2019-11-18 16:18:18

上交所信披指引新规 规范信披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2019-11-18 09:57:30

发改委:要稳住汽车消费的大头 研究取消限制消费的政策

2019-11-18 09:53:11

降低资本金比例 稳投资举措再落地

2019-11-18 09: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