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什寒村:打造海南民俗乡村旅游风景线

来源:              时间:2013-11-25 11:19
■CUBN记者 邢山孔 通讯员 王建荣 海南报道

       什寒村,藏身于海南琼中境内黎母山和鹦哥岭之间的高山盆地中,群山环绕,溪流缠绕,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素有“天上什寒”之美誉。近年来,在琼中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进行了农居改造,景观营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其黎苗文化和生态气候的共同开发,传统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吸引了琼中及周边市县的游客,形成了一个富有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相融合的乡村旅游景点。

       日前,《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来到近日刚荣获“最美中国乡村”称号的什寒村,亲眼见证了她的美丽嬗变,领略了黎苗新农村的绰约风姿。

       曾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

       据史料记载,“什寒”是黎族地名。“什”在黎语中是“田”的意思;“寒”是寒冷的意思。“什寒”连起来,意思就是“寒冷的田”。什寒村由苗村、冲沙、什托和元也4个自然村组成的,有苗族同胞300多人,黎族同胞200多人。什寒村地处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不论种椰子树还是橡胶都不成功,不是椰子无肉无水,就是橡胶怎么种都只有手腕那么粗,无法割胶。上世纪90年代,什寒村与海南中部山区的许多村落一样,只能靠山吃山,过着逍遥的日子,也曾经在保护森林资源和过穷日子中困惑徘徊。

       什寒村委会书记王国康介绍说,在上世纪80年代,什寒村是远近闻名的养牛村、富裕村,每家每户都有几十头牛,把牛放养在山上,隔三岔五去看看就行,每年收入不少,村里的那些不错的老房子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靠养牛建起来的。后来,政府号召村民封山育林,保护原始森林资源,这让原本可以用来放牧的土地逐步减少,养牛变得艰难起来,村民就放弃了原始的养牛业,村子也就渐渐陷入了贫困。

       引导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积极性

       11月9日,记者在琼中县委宣传部领导的指领下,驱车沿着蜿蜒而上的水泥山路前往什寒村,一进村就被浓浓的黎苗农家风情所感染,这里有茅草屋景观亭、露营基地、乡村客栈、民族歌舞广场、垂钓区、烧烤区、黎锦苗绣坊等。另一边是错落有致的宅院,牛角飞檐的金字塔式的建筑风格加上粉刷一新的墙壁,煞是好看。庭院整洁,电冰箱、电话机、彩电……一应俱全。

       说起什寒村的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康高兴万分:“这都是琼中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记者了解到,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琼中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特别是对边远少数民族村庄经济发展做一次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胆探索,什寒村是目前该县打造的“奔格内”(记者注:黎语里是“来这里”的意思)走村串寨原生态民俗旅游品牌的冲锋号角和示范点。

       据了解,为了转变什寒村村民的思想观念,把什寒村的旅游示范点建起来,琼中县旅游局与红毛镇政府联合组织什寒村的村民外出取经,每户派出一个代表集体到三亚槟榔河景区、保亭槟榔谷景区和大区小镇新村进行参观考察,感受人家发展乡村旅游的成果,借鉴人家建设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参观考察之后,村民们感触就很深,他们看到了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民增收。

       琼中县旅游局副局长李振高说,带村民代表出去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别村的发展模式后,就派干部走村串户进行宣传,用“同是少数民族村庄,为什么别人能生活好起来,而你们就不能?”之类的问题去刺激他们,用发展前景去激励他们,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要做,就要做出与众不同的东西”什寒村村民们达成了共识。在县政府的引导下,什寒村找到自身发展旅游业的卖点:一是推销传统特色。高海拔古村,村道两旁景观,黎苗合居,黎苗语言相通,黎歌苗锦;二是展示黎苗风情民居特色。对现有民居建筑进行重新设计,改造成牛角飞檐的金字塔式的建筑风格;三是改装特色黎苗服饰。对传统的黎苗服饰进行创意设计,改变以黑为底色的传统,发展多色系服装适应旅游需要;四是打造游客驿站。完善客栈、旅馆、民宿、露营等适合多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设施等;五是打造娱乐项目。依托热带雨林独有的自然环境,发展更多可以留住游客的娱乐项目,打造拓展基地、露营基地,发展滑翔伞项目、滑草项目、冷泉项目、私人密地等。

       有了科学的规划和明确的定位,琼中县决定将国家给予西部地区重点扶持贫困县的兴边富民政策资金850万元,一次性投入到什寒村的旅游文化改造和建设中来。

       2012年7月21日,一块刻有“‘奔格内’什寒客栈”的木牌挂在了什寒村委会广场前的柱子上,木刻的牌子充满着原生态的气息,一排排黎苗族特色的旗帜迎风招展,向世人昭示着曾经偏僻、贫穷的什寒村如今吃上了“旅游饭”。黎苗同胞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每个人都在村庄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角色。

       推动旅游业大发展

       近年来,琼中县围绕“海南中部民族文化体育中心”的建设目标,着力挖掘黎族苗族民歌与黎锦苗绣,极力推动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休闲养生等民族特色旅游业,让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让游客在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中能领悟到深邃的民族文化,在品味厚重的民族文化中徜徉于如画的仙境中,让游客有一种“再来一次”的冲动。

       如今,在什寒村里学织黎锦、学黎苗歌舞已经成了村民们的一件大事。“在我们这里学习黎锦的有43人,每天都有人来报名。”负责执教织黎锦的王春萍告诉记者,“虽然是黎锦,但是苗族的姑娘们也来学,大家都学得很开心。”

       琼中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美向记者介绍,该县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以发展“民俗特色农家乐”为切入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旅游兴农、旅游促农、旅游富农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之路。目前,该县已具有以“什寒村”“便文村”“番道村”特色农家乐旅游线路,还相继推出“金妙朗村”“新寨村”“朝参村”等不同风格的乡村旅游线路。

       如今,“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自然景、赏民族风情”已成为“什寒村”为符号的琼中民俗乡村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琼中县政府正以什寒村乡村游为示范点,奋力打造一批“什寒模式”的景点,把乡村旅游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最新消息

产业孵化梦想加速带动更多企业创富

2015-11-18 17:32:41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三地民政达成十大合作

2015-11-18 17:31:41

加大京津冀金融改革探索三地协同发展新模式

2015-10-26 16:06:59

陕西90后青年“河道养鱼”致青春

2015-10-20 16:06:25

榆阳:再攀创建新高峰

2015-09-29 1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