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欲借中国金融改革发力

来源:              时间:2015-01-19 16:21
■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为了中国这片蓝海,外资银行也开始拼了。

       1月13日,知名国际机构安永发布的一项题为“2014年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调查结果显示,在华外资银行对于其未来的进一步表现继续持乐观态度。

       据悉,该调查结果是基于对41位在本地运营的外资银行和分支机构的首席执行官和高管的访问。

       这意味着,在今年中国放宽外资银行准入政策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拼劲将进一步被激发出来。

       欲分享金改红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签署第657号国务院令,公布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修改后的条例不仅取消了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行必须其总行无偿拨给营运资金的最低限额,而且不再将已经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处作为外国银行(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初次设立分行的条件。

       同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也不再需要提出申请前在中国境内开业3年以上,且连续2年盈利,而是将在中国境内的开业年限改为1年以上。

       “这些修改无疑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从而使中国的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此次修改条例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放宽外资银行准入条件、降低外资银行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以促进我国金融机构加强与外国金融机构在资金、技术、产品和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融合,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正为他们造就了机遇。”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部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蔡鉴昌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最近的金融改革包括放松人民币制造的规定,建立新的分支机构,以及运营资金和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都是外资银行所觉得会带来新的机遇给他们。

       “以前外资银行是不能够在同一个城市设立多一个支行的。现在这个条例已经放开了,所以从监管的政策环境来看,这一点是对于外资银行是向好的。”蔡鉴昌介绍说。

       不过,这些外资银行能不能够在竞争当中找出他们的出路,蔡鉴昌认为,这一点反而是比较复杂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2014年有两件中国金融改革的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不得不提的。它们分别是,2014年11月30日存款保险制度大纲公布,与2014年12月21日则放开了外资银行开设分行的限制以及人民币业务牌照的管理规定。

       “后者的修订旨在降低外资银行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和开展业务的门槛。此举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旨在兑现开放中国国内金融行业参与竞争的承诺。另外,这也显示出中国正为人民币国际化做准备。”蔡鉴昌认为。

       事实上,存款保险被市场普遍认为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以及实现利率市场化所需的最后措施之一。“这一变革将对国内和外资金融机构产生广泛影响。一旦正式推出,外资金融机构可能更能对这一变革做出迅速应对。”蔡鉴昌如是说。

       安永调查显示,总体来说,受访外资银行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并不会对其业务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受访者也预计这一制度将进一步打压利润率水平,零售银行将受到最直接影响。

       “虽然大部分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都认为中国市场是具有机遇的同时,挑战性仍然并存,特别是来监管环境方面的挑战。”蔡鉴昌表示。

       安永调查报告称,受访银行高管最希望监管改革能够实现“取消外债限额”,“取消对外担保额度”和“监管机构之间进行更好的协调”。

       比如,监管机构要求上海自贸区内的银行针对自由贸易账户业务采取独立的系统。受访者称,此类系统的成本在200万至1,000万美元之间。考虑到成本及其所带来的收益,他们认为难于以成本效益的商业理由向总部提出申请添置该等设施。因此,外资银行会暂时停止进入自贸区。

       另外,受访者还多次提到与“现金池”有关的机遇,但在上海自贸区能够提供哪些产品目前尚不明确。此外,受访者还提及到上海自贸区在贸易融资和跨境贷款方面带来机遇。

       安永调查显示,至2014年9月30日,已有23家外资银行在上海自贸区注册;其他银行仍未明确表态,或已决定不在自贸区内开展业务。

       押注互联网金融

       为弥补网点建设方面的先天不足,外资银行也开始另辟蹊径——互联网金融。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改革持续推进下,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优势将更为明显。但跟本土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网点方面仍然是短板,而互联网金融方面则是他们跟本土中资银行拼的资本所在。”蔡鉴昌说。

       在他看来,未来的数字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给了外资银行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

       事实上,移动银行以及社交媒体的力量在为外资银行创造进入零售银行领域的新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挑战。有限的实体分销渠道使得外资银行与本地银行相比处于明显劣势。

       安永调查报告称,虽然在线和移动银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吸引年轻一代移动金融消费者群体的关注,阿里巴巴和腾讯等机构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普及则突出强调了外资银行在零售领域面临的另一个关键挑战。

       “这些机构开展的业务通常不在监管范围之内,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选择,并加剧了零售银行业务实现盈利的挑战。”蔡鉴昌说,外资银行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就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优势相结合。“你怎么样向你那些高端的客户服务,利用你有的庞大的国际网络,把这些客户的服务做的到位的话,这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2014年3月,监管机构批准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此举将进一步引发更多的竞争。“可以说,注重零售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需要问问自己这是否仍将是其未来的主要关注点。”蔡鉴昌指出。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实现市场渗透与增长的手段,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的合作持续缓慢发展。为了限制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股份而设立的20%的投资上限,无疑刺激了外资银行利用这一方式扩大在华业务的意愿。值得注意的是,受访者将投资上限列为面临的第五大监管挑战。

       蔡鉴昌建议,“考虑到这一持股规模的相关影响,外资银行应当在决策时考虑这种安排带来除了支出之外的财务和战略益处。”

       在总资产方面,依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3年报,截至2013年12月,外资银行在华市场份额仅为1.73%,低于截至2004年12月底的1.84%。

       展望未来,外资银行预期其业绩在未来三年会有适度改善。50%的受访者预期会略有改善,而45%的受访者预期其业绩会有明显改善。大部分的外资银行是感觉他们整个业绩状况在2014年是比2013年好很多。

       不过,调查也发现,受访外资银行尽管持乐观态度,但却认为中国市场仍面临诸多与金融改革和经济不确定性等方面相关的挑战。

最新消息

沪深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 占比不足三成仍处于发展阶段

2019-01-26 00:56:25

徽商银行监管不力2018年被行政罚款超300万

2019-01-02 10:29:19

省直五部门文件六安“失灵” 徽商银行意欲何为

2019-01-02 10:26:41

首家外资控股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相继入局 中国资本市场与“狼”共舞

2018-12-14 09:44:40

徽商银行疑存监管漏洞多名企业主称贷款资金被侵占

2018-12-03 1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