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交易时代即将来临

来源:              时间:2011-08-02 17:30
■CUBN记者 刘杰 北京报道

       近日,澳大利亚政府总理吉拉德宣布:澳大利亚计划在明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征碳排放税,三年后还将引进碳排放交易机制,以降低澳大利亚碳排放。而此前中国官方 表示中国也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欧盟更是将航空业纳入其碳交易系统。北京环交所一位负责人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这标志着全球碳排放交易时代即将来临。

       碳税启征

       7月1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一个会议上表示,中国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逐步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

       此前欧盟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所有在欧盟国家机场之间飞行,及由第三国进入欧盟国家与驶出欧盟国家的航班都被囊括纳入了欧盟现行的碳排放交易系统。这也意味着包括中国的航空公司在内的全球航空业将在明年1月1日起被纳入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中。而美国等国的航空公司正在积极起诉欧盟。

       根据澳大利亚政府公布的碳税征收计划细节:碳排放价格确定为每吨23澳元(约合160元人民币),定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征收价格以后按每年2.5%的幅度增长,其征收范围涉及该国的矿产、能源、交通等行业500家大型企业。而从2015年7月1日开始,澳大利亚拟开展碳交易机制,碳价将由市场决定,同时,政府每年发放的配额数量将会实行“总量控制”。

       据悉,这一方案与澳大利亚前任总理陆克文此前曾提出的碳排放交易方案不同,陆克文是要对澳大利亚的矿业企业征收范围广泛的资源税,结果法案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上多次受阻未果。

       出于各方利益的均衡考虑,吉拉德将陆克文的资源税征收草案做了较大的修改,最明显的就是将征收范围从所有资源缩小到只针对铁矿和煤矿行业,并将陆克文激进的碳交易机制分解为几步来进行,先实施固定碳价机制,而后再引入碳交易机制。

       澳大利亚反对党则提出,不征收碳排放税,从政府收入里设立一个减排基金,用来购买工业和农业所制造的碳排放指标。对于大排放企业,则设立“奖惩分明”的制度:排碳越少越可获得更多补贴;反之,排碳如超过规定限额,则要缴纳相应罚金。

       当然,吉拉德的碳税计划还有待澳大利亚的议会审议,吉拉德争取在年底前获得通过并正式立法的计划要想实现并不顺利。

       影响难料

       据悉,来自产业界、民众和反对党的抗议吉拉德碳税计划的呼声不断高涨,目前除了能源企业和矿山企业,开征碳税的计划也遭到澳大利亚国内钢铁厂商的严厉批评,包括博思格钢铁公司、一钢在内的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均警告此举将导致关厂并裁员。

       有中国分析人士指出,澳大利亚相关部门如果不考虑相关中资企业的特殊情况和合理诉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推行“碳税”,可能给外国企业去澳大利亚投资带来不利影响,并对澳大利亚当地投资、贸易和就业等诸多领域造成冲击。

       据悉,澳大利亚是全球人均碳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该国严重依赖煤炭储量进行发电,目前,澳大利亚八成的电力供应来自于煤炭发电,澳大利亚计划投资超过130亿澳元,瞄准清洁能源项目,使澳大利亚的碳排放到2020年能够减少5%,到2050年减少80%。

       澳大利亚官员表示,此次向“高耗能”企业征收碳排放税,是为了发展清洁能源。“碳税”公平合理,而且不会威胁国内工人的生计;如果澳大利亚不实行“碳税”,将损害其国际信誉。

       但是,碳税是澳大利亚在矿业繁荣条件下力图巩固澳大利亚财政基础、履行国际减排义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目前全球还没有征收矿产碳税的先例。澳大利亚相关领域改革也缺乏经验,现实情况敏感而繁复,改革稍有不慎即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很多损失,并直接损害澳大利亚作为世界上重要投资目的地的声誉。

       一位中资人士指出,如果“碳税”导致相关中资企业遭受不公待遇,并造成大量失业,澳大利亚政府决策者无视海外投资者的合理诉求,将损害其国际声誉。

       碳税计划的目的是减少碳排放,但是也将导致澳大利亚能源企业甚至是普通百姓生活成本的上升。

       澳大利亚一位官员表示,如果澳大利亚征收碳税,电费将上涨10%,天然气费用将上涨9%,食品和日用品成本每周将增加近1元。澳大利亚民众的生活成本大概提高约0.7%。这也将不可避免地阻碍外国公司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和就业增长,削弱澳大利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对澳大利亚是一个伤害,但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会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铝、煤炭和矿石是中国企业最近几年希望在澳大利亚投资开拓的主要产业领域。澳大利亚征收碳税将使外国公司在澳大利亚发展的投资成本增加。中铝公司曾经希望投资澳大利亚的铝土矿项目,由于各项成本大增而最终选择退出。

       而更严重的影响是,开征碳税后的企业如果通过降低产量、采用新技术、提高价格等转移成本,这部分成本很可能会经过流通环节转嫁给下游承担。

       

最新消息

顾识会机构打造投资理财数字化授课与交流平台

2023-10-17 16:01:30

理德集团踏上新征程,开创新辉煌

2023-10-17 15:48:18

文商旅各界齐聚蓉城,非遗创新发展大会释放文化传承活力

2023-10-17 15:07:58

FUNTEEN昘霆圆满结束| 有FUN有YOUNG

2023-10-17 14:45:30

中诚信托积极开展“五进入”活动,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2023-10-17 13: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