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连跳 拷问富士康模式

来源:        作者:中国联合商报       时间:2010-05-31 12:19

■CUBN记者 李坤 综合报道

       事情会发展到现在的十二连跳地步,也许是超出了郭台铭的想象,但这回他不得不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曾将他送上首富宝座的“血汗工厂”富士康模式正遭受到各方舆论的置凝。

       二十二年前,郭台铭开始在深圳市北部的龙华镇开办工厂,他走在了大多数其它电子公司的前头。

       这位台湾电脑零部件制造商鸿海创始人兼总裁当初到龙华办厂时,这里还是一片广阔的丘陵与稻田。当地较低的工资水平与土地价格,使郭台铭能够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更为高效地为全球科技品牌制造电脑与手机。

       与其它许多在中国的低成本制造商一样,鸿海不仅负责员工的工作,还负责他们的整个生活。农民工们被安排在园区内吃住。

       凭借龙华园区的帮助,郭台铭将富士康变成了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全球最大合同电子制造商。据信,这个拥有30万名工人的园区,规模居全球第一。

       如今,苹果(Apple)的大部分iPhone和iPod均由富士康制造,此外,它还为包括戴尔(Dell)、索尼(Sony)和诺基亚(Nokia)在内的众多其它知名品牌生产电视、手机和数码相机。富士康通常对其工厂的运行情况保密。

       “我们的工厂非常不像是一个工厂。它既是一座工厂,同时也是一座城镇,但这里的基本单位是宿舍,而不是家庭。”富士康中国总部发言人刘坤说。

       但在一连串员工自杀事件发生后,外界人士开始辩称,这种运行模式已不再适合应对已渗入工厂内部的现代中国社会的压力。

       而且,对工业园区模式的怀疑,已经引发了对中国制造业运行方式更广泛的疑虑。

       9位中国社会科学教授在上周致富士康的公开信中表示:“(自杀事件)迫使我们开始质疑‘世界工厂’及新一代农民工的未来。”

       九位社会学者联名写道:“我们从富士康发生的悲剧,听到了新生代农民工以生命发出的呐喊,警示全社会共同反思以牺牲人的基本尊严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世界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在“十二连跳”之前,就一直备受争议。“血汗工厂”、“合法黑砖窑”的说法不绝如缕。军事化管理、碎片化生存更是成为反思的着力点。

       但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富士康较之于其他工厂“更规范”,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就在一连串跳楼事件后,每天到富士康应聘的人仍旧很多,最多能达到一天两万人。

       原因是,富士康的工资有保障、福利待遇比较好。

       来自不同研究部门的数据也表明,富士康员工的自杀率实际要低于中国大陆的自杀率,其心理关怀机制也已开始建立。

       不过,“想看看窗外的风景,透透气”的卢新在跳楼前,还曾有好友陪同与劝慰;“想回家”的梁超也在跳楼前打电话给同在富士康的哥哥;而24岁河南籍女子祝晨玲更是在有家人陪同的情况下跳了楼。

       这些个案上的细节,并不是社会学家们的真正关注点。

       在呼吁书中,他们呼吁所有企业在提高农民工待遇和权利方面做出切实努力,让农民工成为真正的“企业公民”。

       更重要的是,“农民工的待遇和尊严不限于一个企业,而是具有普遍性的中国问题。”

       从富士康的“麻雀”解剖中,他们给出了更具普遍性的解释: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很多人来说,自他们走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像其父母辈那样想过再回家做农民,就此而言,他们是踏上了一条进城打工的不归之路。当看不到打工通向城市安家生活的可能性渺茫的时候,打工的意义轰然坍塌,前进之路已经堵死,后退之路早已关闭,身陷这种处境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方面出现了严重危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和情绪问题——这正是我们从富士康员工走上“不归路”背后看到的深层的社会和结构性原因。

       而“十二连跳”的富士康员工,年龄绝大部分在18到23岁之间。都来自农村,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虽然富士康跳楼事件的主角们已走上不归路,但对被称之为“血汗工厂”的富士康模式的置凝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富士康国际(02038.HK)去年年报显示,截至2009年底集团拥有雇员118702人,比2008年的108237人有所增加。2009年员工成本总额4.85亿美元,2008年为6.72亿美元,同比大减1.87亿美元,降幅高达28%。

       “员工人数增加十分之一,员工成本减少四分之一,可见员工的工资水平受到了很大的挤压。”深圳社科院院长乐正告诉媒体记者。

       去年年尾的时候,加工贸易型企业订单增多了,但订单价格被压得很低,而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因此这些企业利润水平下降很多。深圳市最低工资的上调,也进一步挤压了代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不得不从各种角度压低成本。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12年来,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均工资只提高了68元,远低于同期通货膨胀率。

       依靠廉价劳动力、低利润的代工模式生存发展的富士康,2008年就受到过质疑。当时动荡的全球经济形势,中止了富士康自进驻大陆以来每年高速增长的神话,也给其一贯依靠扩张再投资方式获得增长动力的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

       向成本更低的大陆中西部挺进,是富士康的新战略。山西晋城、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都成为富士康新的战略阵地。“像富士康这种企业,基本是‘广种薄收’的模式,因为利润薄,所以不得不通过不断扩张的模式来生存。”乐正认为。

       富士康2008年年报显示,受订单骤减的影响,2008年全年净利仅1.21亿美元,同比大减83%。即使由于全球经济回暖,2009年下半年富士康重新盈利,但是其年报显示,富士康国际2009年全年净利还是下滑了68%。

       内地劳动力的低成本并非富士康迁移的唯一原因。富士康主管经营的商务长李金明曾透露,富士康正在把眼光投向中国大陆的内需市场,这将成为他们下一步业绩增长的动力。

       但是,“一个人一天就24个小时,况且也不能24小时都在工作,连机器都要休息的。从劳工身上获取利润始终有限。”广东一家年出口过亿美元的电子企业的董事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自身经营角度看,倚重劳动力成本优势的OEM(贴牌生产)模式有其局限性,该企业在近几年逐渐由100%代工出口转型为以自主品牌出口为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外贸代工企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商品定价权,所以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挤压成本。”乐正说,企业在谈判中自主定价的话语权,需要通过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依靠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来实现。

       “富士康们”追逐剩余价值的最大化是无可厚非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认知度的进步,还一味地迷恋原来一尘不变的模式必将会有黔驴技穷之日。

       

最新消息

出口企业回归如何做大国内市场

2010-03-22 16:36:58

白酒骨干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0-03-01 10:34:36

解读2010年环境监测要点

2010-01-31 17:22:33

中国企业步入后哥本哈根时代

2010-01-01 09:07:24

张瑞敏:我读德鲁克

2009-12-26 10:10:29